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 1919年元旦,李大钊在《大亚

admin7个月前未分类70

  最近很多小伙伴在找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的相关内容,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劳动晚报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下《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的相关资讯,另外还找了一部分有关《》的内容,文章篇幅比较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还是陈独秀?2、辨析题: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3、谁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4、在中国传播马列主义的最早先驱者是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还是陈独秀?

  李大钊。

  作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李大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

  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他最先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致力于用马克思埋凳主义理论枝中来指导中国革命。将共产主义思想介绍给中国人民。

  1913 年李大钊前往日本求学,其间他阅读了大量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思想也发生重大转变。1916

  年春,李大钊写了《青春》,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思想,表达了他对人生、宇宙观点、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前途的看法。

  1917 年 11 月 7

  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李大钊敏锐地意识到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重要借鉴意义,开始向中国人民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于 1918 年 7 月 1

  日,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李大钊发表了著名的文章《Bolshevism

  的胜利》和《庶民的胜利》,把布尔什维主义介绍给中国人民,并指出马克思主义将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指导意义。

  1919 年5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扩展资料: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自1918年开始,李大钊陆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一系列著作。

  1920年,李大钊在北大一些科系和其他高校开设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社会主义实践的课程。他还在北大红楼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集资建立了收藏共产主义图书的藏书室“亢慕义斋”,启动了以学术和科学的视野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第一块阵地。

  马克思主义传统在北大得以扎根,与以李大钊为首的一批北大人分不开,后者还包括陈独秀、毛泽东、张国焘、邓中夏、罗章龙等骨干。此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传统在北大的扎根构成了其精神传统之“起”。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李大钊是弯搭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驱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北大的精神传统到底是什么?

  辨析题: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

  李大钊是我国最早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李大钊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的名字蠢雀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分不开的。

  当然,这不是说,在李大钊以前,在中国没有人讲过马克思和他的学说。例如:在19世纪末上海广学会的一些出版物中,有的就提到马克思;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也提过马克思;1903年,马君武在《译书汇编》上写的《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在其所附“马克司所著书”中也提到了《共产党宣言》;1905年,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的《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不仅提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还讲到《共产党宣言》的要点,等等。

  但是,能否把这些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标志呢?答复是否定的。这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来看:从主观方面来看,这些文章的作者无意信仰、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如上海广学会在19世纪末出版的一些书刊,只是在宣传基督教救世教义的同时,介绍流行于西方的各种社会主义学说以为其补充;梁启超在介绍进化论者颉德学说时,附带提到马克思,不仅简略,而且带有批评的口吻(转引了颉德对马克思的一些评述);朱执信虽然较多地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及《共产党宣言》的要点,但其目的也只是为了贯彻举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政治主张。从客观方面来看,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因此传播开来。从辛亥革命以后,直到1918年,在中国报刊上很少看到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学说的文章。

  根据以上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仍应从五四时期算起,其代表人物还应是李大钊。

  李大钊像近代中国许许多多探求救国真理的志士仁人一样,也曾追求过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和自由平等的政治理想,并深受进化论、互助论、人道主义等各种欧美社会思潮的影响。但这一切都未使他找到中国的出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使他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自身不可克服的种种矛盾,认识到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侵略战争和工人阶级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劳苦大众受剥削受压迫的根源,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新曙光,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从而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原理和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经过不断地求索、鉴别、扬弃和实践,他逐渐摆脱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思潮的影响,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者。

  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者

  李大钊是热情歌颂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伟大意义的第一人。他在1918年所写的几篇论文中,即已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原因。他说:“原来这回战争的真因,乃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的界限以内,不能涵容他的生产力,所以资本家的政府想靠着大战,把国家界限打破,拿自己的国家做中心,建一世界的大帝国,成一个经济组织,为自己国内资本家一阶级谋利益。俄、德等国的劳工社会,首先看破他们的野心,不惜在大战的时候,起了社会革命,防遏这资本家政府的战争。”①

  李大钊热情地歌颂了十月革命是劳工主义的胜利,是庶民的胜利,“今后世界的人人都成了庶民,也就都成了工人”。“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我们应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成工人的机会,不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成强盗的机会。”②

  在1919年《新青年》第6卷第5号上,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一篇两万多字的长文,曾连载两期。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有所阐明。这篇文章应该看作李大钊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志。

  在此前后,他旗帜鲜明地推动当时舆论,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他发表的《再论问题与主义》、《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等文章中,不仅主张用马克思的学说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而且积极提倡与各国的实际相结合。他说:“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档伏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他甚至提出:“在我们这不事生产的官僚强盗横行的国家,我们也可以用他作工具,去驱除这一班不劳而生的官僚强盗。”

  李大钊不仅亲自撰文,在《新青年》上办了“马克思研究号”,而且帮助《晨报》副刊开辟了一个“马克思研究”专栏。从5月5日到11月11日,在六个多月的时间里,这个专栏共发表了五种论著,其中包括:马克思的《劳动与资本带蠢早》,考茨基的《马氏资本论释义》、河上肇的《马克思唯物史观》等。除专栏外,《晨报》副刊还用一定篇幅发表了一些革命领袖(马克思、列宁、李卜克内西等)的传记和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情况的文章。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在斗争中进行的,如大家所知,在1919年“问题”和“主义”的讨论中,李大钊起了重大作用。

  1920年,李大钊除继续写了大量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外,还于当年3月和邓中夏、高君宇等在北京大学秘密发起了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个研究会设立了翻译室,下设英文、德文、法文三组,翻译了许多马、恩的著作。直到1921年,研究会才公开。

  1920年秋,李大钊正式担任北大教授后,利用高等学校的讲坛,继续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1920年底,李大钊指出:最近以来,“高等教育机关里的史学教授,几无人不被唯物史观的影响,而热心创造一种社会的新生。”③

  李大钊是青年人的良师益友。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先进青年不仅在五四时期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而且很快地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由于李大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的历史贡献和作用,又由于他和陈独秀一齐积极从事组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因而在思想界的先驱者中享有了“南陈北李”的崇高声誉。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国人民的政治思想产生新的飞跃:

  第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使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开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中国人民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前,虽然长期地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但对帝国主义并没有本质的了解。下层劳动人民只是从感性上认识到“洋鬼子”可恶,上层的知识分子则“学西方”,但不了解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

  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后,中国人民开始认识到帝国主义的本质。如前所述,李大钊已开始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原因。

  1919年元旦,李大钊在《大亚细亚主义与新亚细亚主义》一文中,明确地提出了民族自决和帝国主义的概念。他指出,日本侵略者在当时提出的“大亚细亚主义”是“并吞中国主义的隐语”,是“大日本主义的变名”,并说:“这‘大亚细亚主义’不是平和的主义,是侵略的主义;不是民族自决主义,是吞并弱小民族的帝国主义”。“帝国主义”这个词见诸报端可能很早,如1901年有一篇名为《论帝国主义之发达及二十世纪之前途》的文章,把帝国主义解释为强盗主义。又如梁启超在1901年《清议报》上发表的《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也提到过“民族帝国主义”这样一个词。但是,像李大钊这样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明确地提出民族自决、反对帝国主义,在历史上是罕见的。5月18日,他在《每周评论》上发表的《秘密外交与强盗世界》一文中,又明确地说:“我们的三大信誓是: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

  上述情况,有力地说明了这样一个科学论断: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的认识阶段,表现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④

  第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后,使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考察。

  “五四”前夕,李大钊撰写的一些关于十月革命的论文,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一点。例如,他在《新纪元》一文中写道:“这个新纪元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个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道路。”1919年10月12日,李大钊在《国民》杂志周年纪念会上,明确地向五四运动的参加者指出:“此番运动仅认为爱国运动,尚非恰当,实人类解放运动之一部分也。”⑤

  第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国知识界开始重视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

  李大钊在论述十月革命的论文中,便指出它是庶民的胜利、劳工主义的胜利。中国工人、劳动者在“六三”运动中所表现出的力量,更引起知识界的重视。1920年5月,李大钊在《“五一”MayDay运动史》一文中,希望中国人的“五一”运动不只是“三五文人的运动”、“纸面上的笔墨运动”。

  在李大钊的号召和影响下,大量的中国知识界的先进分子,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深入到革命实际斗争中去。

  第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使中国人民开始认识到新、旧民主主义的不同。

  1922年,李大钊在《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一文中,指出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不是真正的“平民政治”,只有无产阶级的新民主才是真正的“平民政治”,“真实的平民政治非打破这虚伪的议会制度必不能实现”;“现在的平民政治正在由中产阶级的平民政治向无产阶级的平民政治发展的途中。”接着,他又在《十月革命与中国人民》一文中指出:“凡是像中国这样的被压迫的民族国家的全体人民,都应该很深刻的觉悟他们自己的责任,应该赶快的不踌躇的联合一个‘民主的联合阵线’,建设一个人民的政府,抵抗国际的资本主义,这也算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工作。”毛泽东后来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阐述的一些论点和这些思想是相吻合的。

  在李大钊同志百年诞辰之际,我们应该纪念他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丰功伟绩。李大钊同志生前写有一副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的一生实践了这两句名言,真正是:铁肩担共产主义思想道义,妙手著马列主义文章。对于他的道义、文章,我们应该多方面、深入地挖掘、整理和研究,因为它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⑥这些“遗产”、 “丰碑”不仅对当代的人有现实意义,而且是教育子孙后代的好教材。

  谁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

  马克思主义最早是从日本传播到中国的。

  二十世纪初,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探求中国的出路,纷纷东渡扶桑,希图到日本求取“真经”。在日本期间,他们有机会接触到了日本研究社会主义的一些学者,通过翻译和研究这些日本学者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把它作为一种学说或新思潮带回到国内。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在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但是据有关资料显示,与李大钊同时甚至比李大钊还较早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则是一个叫陈缚贤的人。李大钊所接触的日译本的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大部分是通过陈缚贤获得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陈缚贤接触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比李大钊还要早。

  那么这个陈缚贤是何许人也呢?陈缚贤,字博生,福建闽侯人。1902年东渡日本求学,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科毕业后游学欧美。1916年前后回国,进入《晨报》前身的《晨钟报》任职,后擢升为《晨报》主笔。1918年底,他以《晨报》记者的身份再度赴日,深入考察日本的社会主义思想状况。五四运动前回国,1919年4月以“渊泉”的笔名介绍日本的社会主义思潮,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陈缚贤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但他却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传出了和搏态很大的贡献。正是由于“报社记者”这个特殊的工作岗位,使得他不自觉地以报纸为媒介,在中国传播了马克思主唤源义。此外,他对李大钊从一个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李大钊和陈缚贤从日本回国后一起进入了《晨钟报》做编辑,两人交往密切,相互影响。现在一般认为,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在中国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最早的文章,其实,先于这篇文章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是北京的日报《晨报》第七版《晨报副刊》,以及上海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刊登的文章。

  1919年4月开始,《晨报副刊》开始连载署名“渊泉”的《近世社会主义鼻祖马克思之奋斗生涯》,介绍了马克思其人及其生平。5月5日,以纪念马克思诞辰的形式刊登了渊泉翻译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6月份刊登了渊泉译的《马氏资本论释义》(即考茨基《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

  这几篇文章都是以“渊泉”的笔名发表的,很多人起初都认为是李大钊的笔名,但是后来发现李大钊只在《晨钟报》前后待了二十多天就辞职离去了。据专家考证,“渊泉”是陈缚贤的笔名。

  陈缚贤作为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开路人,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李大钊更有条件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比如,李大钊1919年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不少学者指出,这篇文章很大程度上是根据河上肇《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福田德三《续经济学研究》等材料写成的。而河上的这篇文章,此前陈缚贤已在《晨报》上发表过了,以李大钊与陈缚贤之间的密切关系,他不可能不知道这篇文章。所以银仿说,李大钊一些思想的获得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陈缚贤帮助的,尤其是文字材料方面。

  陈缚贤虽然介绍了不少社会主义的学说,但他仅仅是以一种介绍新生事物的心态来介绍的,却没有真正信仰这些理论。但无论他的初衷如何,客观上他为中国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也广泛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条件。他的贡献还是不可否认的。

  在中国传播马列主义的最早先驱者是

  在中国传播马列主义的最早先驱者是李大钊。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明孙乐亭人。1907年考入天明孙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李大钊同志一生的奋斗历程,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紧密相连,同答埋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紧密相连。2019年10月27日,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30周年,回顾神州大地发生清槐蚂的历史性变化,怀念李大钊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勋。2021年4月28日,俄罗斯保存的李大钊生前唯一影像公布。

  李大钊同志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那时,中国正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封建统治愈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灾难之中,国家和民族濒于危亡的边缘。

  人物生平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1917年答埋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

  他敏锐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从中看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希望,满怀信心地预言:“试清槐蚂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